發炎指數上升📶 可以預測心臟衰竭

經過長期的研究,醫學家發現血管狹窄和粥狀硬化的產生是因為抽煙、高血脂、高血糖刺激血管內壁,吸引白血球進入血管壁內,引發一連串的連鎖效應,造成組織間質堆積,使血管壁增厚阻塞。 這樣的機制,其實和平常人體的受傷反應非常類似,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發炎也會造成心臟變化嗎?

是的,國外的科學家發現,感冒的七天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了17倍❗️新冠肺炎確診後一週內發生動脈血栓的機會也增加了21倍!

而且最新研究顯示,在穩定的心臟病患者檢測發炎指數: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可以預測後續發生心臟衰竭的機會。 今年8月剛發表在美國心臟學會雜誌追蹤8000人長達10年的研究報告顯示,不論基本心臟收縮力正常與否,只要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未來是否會發生心臟衰竭而住院,和C反應蛋白質脫不了關係! 而且不論使用什麼藥物或是否有發生心肌梗塞,都不會影響研究結果。 這樣的發現,讓我們確認發炎反應參與了心臟衰竭的病理機轉,期待未來可以從相關研究中得到治療的新突破。

因此,老生常談的感冒之後要充分休息,讓身體好好恢復似乎真的是有道理🥸 高齡者或是有心臟疾病的患者,避免過度勞累、減低發炎產生的機會,也應該是保健之道!

#C發炎反應蛋白
#發炎引發心臟衰竭❤️‍🩹

參考文獻:
https://doi.org/10.1111/imj.13377
J Am Coll Cardiol. 2023 Aug, 82 (5) 41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