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病患與家屬常常會很困擾的問題,也是心臟衰竭治療中要花許多時間來解釋的部分。 早期心臟衰竭的治療,大部分使用強心劑與利尿劑,但是往往我們看到效果會隨著時間而遞減,最後還是會面對心臟功能逐漸衰退,與病情的持續惡化。 還好在1990年代,心臟學者們經過一連串的研究,證實了有一類的血壓藥: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透過它調控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可以達到保護心臟細胞,調節心臟功能與延長病患壽命的療效 [1,2]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進展,之後的20多年,心臟衰竭的治療都以這一種ACEI藥物為主軸,但是其實我們並不是利用它降低血壓的效果 [3]。 而且因為心臟衰竭的病人常有血壓偏低的問題,使用這類藥物還需要注意慢慢調整劑量,以免血壓過低。 在調整這一種藥物的時候,也有可能因為血壓偏低,造成病人的頭暈或是暫時性的無力感。 因此會造成病人與家屬的困擾,也就是說:明明病患的血壓不是很高,但是醫生還是一直建議把這個藥物的劑量往上增加,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這個調藥的關鍵在於說:增加藥量並不是要控制血壓,而是要加強對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的壓制,來讓心臟的治療效果更好。

希望大家在接受心臟治療的時候,能夠多與醫師討論。 當醫師使用這類高血壓藥物來治療心臟衰竭的治療的時候,對血壓的偏低的情況不要太過緊張。 不過一定要好好觀察病患的症狀與記錄血壓,並多和醫師交換意見,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資料

  1. N Engl J Med 1987; 316:1429.
  2. N Engl J Med 1991; 325:293.
  3. J Am Coll Cardiol. 2017;70:77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