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好久,終於把抗新冠病毒的好藥物Paxlovid引進台灣,但是政府公布的使用禁忌落落長,尤其是心臟病患者,好像很多情況根本不能使用,怎麼辦呢? 這是最近許多病患在詢問劉醫師的問題,尤其是心臟病患者得到新冠肺炎之後的死亡率比一般人要高出兩三倍以上,所以更需要有即時的藥物來治療。 目前確定,絕對不可
不誇張,這一週劉醫師就看了超過20位新冠確診之後心臟加速的患者,除了少數原來就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以外,大部分在新冠肺炎染疫之前,完全沒有任何的心臟不適。 最會讓病患擔心的是,往往心悸是發生在咳嗽發燒的症狀消失之後,已經熬過新冠肺炎急性期的時候,才發生心臟的不舒服,而且會持續一週以上。 新冠肺炎導致的
這是顛覆了傳統復健科和血管科醫師的最新觀念,希望週邊動脈疾病的患者可以得到新的治療方向。 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是因爲肢體的血管阻塞,導致足部或是小腿的血液供應不良,產生疼痛、冰冷和無力的情況,許多患者因此不良於行,甚至造成組織壞死而需要截肢。
與疫情奮戰的這一段日子裡,大家也在家裡抱著零食和手機關了好久,有沒有注意到您的血壓慢慢高起來了呢? 吃太鹹、少運動、體重增加就會容易讓血壓高起來。 隨著疫情漸漸穩定,我們也該注意到自己的長期身體健康喔! 今年台灣高血壓學會和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一起發表的「2022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特別對國人
剛開始當主治醫師的時候,每次病人跟我說只想有需要時再吃藥,我都會苦口婆心地規勸,心臟藥一定要每天吃,以免意外⚠️ 後來發現很多老人家是說不聽的,醫生如果不生氣不罵人,不用強烈的語氣是聽不進去的,所以只好變臉,讓老阿公老阿嬤知道嚴重性⋯⋯⋯有時候還把跟診的護理師都嚇到了
最近不少朋友在接受健康檢查的時候,被發現有「心臟缺氧」的情況,因此前來看診。 顧名思義,心臟缺氧表示氧氣供應不足,就有可能造成心臟功能下降,不過大家常有的疑惑是: 明明我用血氧機測自己的氧氣濃度99%以上,怎麼還會缺氧呢
從去年開始,歐洲和美國的心臟醫學會都開始提醒補充鐵質的重要性: 因為研究發現,在穩定的心臟衰竭患者中,有將近一半會併發缺鐵(Iron Deficiency)的情況,急性心臟衰竭的患者則高達七成。 和過去的醫療觀念不同,這樣的缺鐵不一定會導致貧血發生,如果沒有特別檢查,往往不會被發現,而疏於治療。
在高齡者的X光片發現有主動脈鈣化並不少見,在抽煙、高血壓、還有洗腎的患者也常常會看到大動脈明顯鈣化的情況,這樣到底要不要緊呢? 血管粥狀硬化的病變過程中,會有異常的發炎和增厚,造成細胞死亡和組織間質堆積,導致一些礦物質沉積在血管壁上,稱之為鈣化現象。 因為X光檢查的特性,我們很容易可以在胸部或
同樣兩位患者,年紀差不多,同樣心臟病發後送醫急救,也都接受了心導管手術,為什麼一位出院之後迅速恢復健康,另外一位出院滿一個月還是會喘呢? 雖然心肌梗塞的緊急處理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有許多病人的恢復不如預期,目前醫學界朝向微血管的功能障礙來研究。 我們發現有將近一半的心肌梗塞患者存在心臟微
這是上週患者問到的問題,因為我會習慣請心臟病患者多運動,不過遇到病人說他腰痛腳痛的時候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那坐輪椅的人有辦法做一些對心臟好的運動嗎? 好像有氧運動都是騎腳踏車、走跑步機、爬山這種用兩隻腳的運動呢?! 對啊,好像強化心肺功能的運動都跟雙腳有關係,畢竟兩隻腳、大腿小腿和臀部有大量的
「夜深了,輕鬆的滑個手機,怎麼胸口好像《凸》地被頂了一下」 「開會中間,在討論事情的時候,心臟感覺晃了一下」 「幫同學們講課到一半,好像恍神了一下,然後又沒事⋯⋯」 我身體到底怎麼了,難道自己有心臟病嗎? 這是很多人遇到的情況,醫生不是說心律不整會有心臟跳跳跳的感覺嗎,我也沒有連續的跳動感,只
這是一個很拗口的名詞: LBBB,相信很多的醫護同仁在唸書的時候,看到這個名字也充滿了困擾,但因為大部分的人不會因為這個心電圖異常而有不舒服,所以醫生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尤其是最近健康檢查風行,很多患者體檢的時候發現有左束支傳導阻滯的心電圖異常,會急著找醫生諮詢,不過得到的建議通常是:「觀察」而已